一、早期教育
人的大脑有一种所有动物都不同的技能,那就是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技能的发育有一个敏感期,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它就没有了,要是错过了早期教育,本来可以成为天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很普通的庸人。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还小,来日方长,浪费一段时间不要紧,只要以后好好教育同样会成才,因此无意之间错过了孩子教育的最佳期,对孩子的智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人的美好前程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父母亲手葬送的。
早教的内容,一是早期的智能开发,第一专注力的培训,能力的培训以及体能的训练,还有心理承受力,口语表达力,有背诵记忆力等一系列内容。二是当孩子3岁到5岁的时候,就是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在他们没有染上坏习惯之前把好的习惯教给他们。包括读书的那些习惯,画画、写字的习惯等。
很多人被一些冒牌的专家误导,认为早期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使孩子没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没有人能够说出来孩子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即使是有所谓的快乐的童年,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说出来的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与过去相比,现在孩子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比做父母的小时候好得多,你能说在的孩子都感到快乐了吗?懂得珍惜,容易满足,才会感到快乐。
童年是否快乐,需要时间的检验,如果早教使孩子智力得到充分开发,使他们有一个充实的童年,待到长大以后回忆童年感到很美好,这美好的回忆就是童年的快乐。早期教育做好了,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了,上学以后就会容易接受学校的教育,学习成绩也会优秀。
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还有行为习惯、意志、品德等教育。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要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既要给他们快乐的童年,又要让他们在人生的竞赛场上轻松保持住发展的优势,
人生的成败不在起跑线上,而是在终点线上。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你拿什么东西指望孩子会赢在人生的终点线上?当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的去发现问题,及时的去努力,还是可以弥补和挽回的,所以那些出了问题的孩子,父母也不要过于担心。如果做好了早教,也就不需要以后的那些挽救工作了。
二、励志教育
一是让孩子编制“童年的梦想”,让梦想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有梦的人才会刻苦,有梦的人才会在幸福追梦的过程中,发挥常人无法想象的原始动力。所谓的从小励志,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历史上和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去编制自己童年的梦,有高尚的向往和明确的追求。在中学阶段就强调理想教育,大学阶段确定具体的奋斗目标,这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核心。
二是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必须得有很明确的教育目标,多讲一些科学家的传记,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还有一些天才神童的故事等。这些故事有利于激励孩子幼小的心灵,有利于对他们的灵魂塑造。
三是营造一个励志的氛围,要孩子励志的话,父母自己必须有博大的胸襟,有好的行为习惯,有崇高的生活目标,给孩子做一个楷模,做一个榜样。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这样的教育的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鲁迅先生说“幸福永远是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之中”。所以我们要把漫长的追求本身看成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人要是从一个欲望走向另一个欲望,而不是从一个满足走向另一个满足。在一个目标实现之后,确定一个心里更高的追求目标,不要在胜利面前自我陶醉。歌曲《北京欢迎你》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三、自学能力
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学习能力是人类先天的功能,但是更需要后天的培养,最优秀的教育就是唤醒学生自身的学习内力。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离开老师后,自己能够独立学习。
法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就说:“(教师)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要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造他自己。”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就是一个人的自学能力,优秀人才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毕生需要用的能力,是孩子以后赢得高层次发展真正有效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必须要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