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一波又一波的科学技术革命高歌猛进,与全球化浪潮一起,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勾勒了一副美好的蓝图。慕课革命和数据共享打开了知识隔阂大门,翻译软件和全球网络课堂消除了语言和地理障碍,计算机语言、跨文化传播、新闻写作、全球语言、摄影剪辑……只要你愿意,知识似乎触手可及。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情境还只是美好的构想。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充盈并未能带给大学生以丰盛的精神补给,有些大学生在机会遍布的社会中反而选择“躺平”。教育者反躬自省,深究其因:现代化进程裹挟着理性化思维。韦伯所提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工具理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亦有所体现。它制定了一整套程序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执行规范,大学生在此规范下快速形成对知识的获取,却淡化了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思考。这种对于外在结果目标的过分理性化追求,磨灭着由受教育者价值认同引发的学习内驱力,折损了基于思考辩论而成型的知识品质,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迷失自我。因此,在大学教育中,理性必不可少,但在教育实践中,又应当超越工具理性。
再论高教哲学,回归人本思想。“人”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人,需将人从“工具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追求其本真。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传授知识、规范行为,领悟生命内涵,并通过传递文化使人自由生长,启迪其自由天性。由此看来,高等教育的关键,并非在于知识本身的传递和扩散,而是假借知识之形,培养学生解构与重构、批判与反思、领悟与发展的能力,引导其对价值的追寻。然而,破除照本宣科的思维,易破难立,回归教育的人本理念,易知难行。寻求本性的教育还需方向的指引。在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看来,方向指引在大学的教育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治论,强调知识的社会应用,认为知识和教育嵌入在政治环境,受政治制约并最终无可避免地参与政治。另一种是认识论,强调追求客观真理,标榜价值中立,排除情感色彩。现代化进程中科学主义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和理性思维的全球蔓延,巩固着认识论基础。不可否认,理性化帮助人类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就,为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构建秩序。然而,回看历史上每一次知识的生产,都汇集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价值取向、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认识论追求客观真理的科学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我们亦不应忽略教育中的主体——人深嵌环境之中这一事实。倘若教育不看情境、无视历史、不问价值,则容易使受教育者陷入“有工具却无方向”的困境,在复杂的现代化社会中拥有安身的技能,却无立命的根基。因此,从教育者角度看来,回归人本思想,应将学生视为启发对象而非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教育中不仅启动学生思维中的理性成分,还应激发其在认知层面之上的思想、道德、价值、情感等。落地于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则是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思政意识引领,方法改革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以及此后的广泛学习和讨论热潮,让教师反思教育、回归本源,这既是对教育的本真意义的不断追寻,也是教育者理解课堂教学本质与价值的必由之路。要成就一流课程,对课程价值和意义的反思不可或缺。以福建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广告作品赏析”为例,为追问课程意义,授课者打破“一个人设计、一个人讲授、一个人建设”的模式,组建课程团队,进行优势互补,尝试在传递客体化和符号化知识形式的同时,揭示知识主体的价值性和情感性内涵,融科学精神和价值探究为一体。团队成员包括专职从事宣传教育和党务管理的教师,主导回答关于育人方向的问题;有专注传播伦理和媒介哲学研究的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融合前沿的伦理思考,将案例置于情境,分析其中的价值元素;有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学研究员,开展学情分析、优化价值引领的表现方法;课程负责人在团队成员的合作下明确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框架、解构思政元素、融合价值理念,确定了课程在育人方面引导学生审美求新、立智立德、爱国爱民、传承文化的价值。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课程的价值理念首先为教师所践行。团队从教育本质反思出发,以思政意识为引领,首先更新了授课模式和课堂形态。在“广告作品赏析”课程改革中,课程团队在线上借用国家一流在线课程“广告艺术鉴赏”,线下使用圆桌围坐、多屏互动的智慧教室。课程对互联网资源的合理借用不单纯是教育技术变革,也构建了新的“信息能源”,让更广阔的社会资源和产业发展融合到教育资源中,使教育更加开放和具有个性。通过翻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课堂结构,课程实现了以线上线下即时交互为沟通模式的教学空间融合,以游戏和互动教学为基本形态的课堂氛围塑造,以及以课后拓展和小组创作为方向的创新思维引导。这一技术的改革,从学习效果上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价值的思考和内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这一课程经历亲身感知到我国在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发展,感受教师在立智求新、立德爱生上的价值实践。这样的教学实践依托于课程,却又超越课程框架中的思政元素本身,对学生产生了润物无声的影响。
审视教学素材,重构课程内容。教育是内在的灵魂,课程是外显的载体。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一体,在大学教育中依赖于课程得以实现。课程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选择与加工,教学素材的选择和解读,教学方法的使用或摒弃,无论在表象上多么客观无偏,都暗含着教育者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对国家和社会育人要求的认知和对价值导向的判断。因此,审视教学素材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步骤。以“广告作品赏析”课程为例,以往本门课程鉴赏的对象几乎全部是国外广告,评析标准也以广告的专业制作水平和市场反应为主。尽管国外商业先行,不少优秀的广告作品在通用的美学感知或传播创新方面有可品鉴学习之处,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国内优秀广告特别是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优秀广告缺席,无益于文化传承价值。诚如阿普尔·史密斯所言,教育本身就关乎“用谁的文化去教育孩子”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原本就不是静态的,有其强大的内生力,既有传统内涵,也有时代表现。因此,课程在案例选择上加入了蕴含传统文化的中国优秀广告,以“一带一路”公益广告片《共创繁荣》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现等。这则广告以分屏创意的形式把不同空间的两个世界放入同一个画面,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仁和”思维在当代所表现出的进取心态、开放气度、合作取向和分享精神。课程素材的调整和评鉴方向的指引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实践有直观感受,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有助于增强其职业素养,成为先进和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
教育关乎学习生活的态度、科学真理的追求、爱国敬业的精神、文化传承的理念。一言以蔽之,教育关乎一切价值问题。正因如此,作为教育载体的一流课程应基于人本思想,树立价值理念,开展思政融合,提升课程意义。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找到价值准绳,理解人生意义,实现自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