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强化“三个结合”,助推“三全育人”,实现思想引领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的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汇合,精心打造沉浸式思政大课堂,聚焦育人、聚力协同,引导学生在鲜活生动、深度沉浸的思政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思想引领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驻足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沉浸、体悟先烈风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体学习研讨。这是学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的场景。学校充分发挥校党委领学促学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跟进式”学习;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创新形式,深化体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加强党史学习宣讲,组织包括资深教授、青年博士、学生骨干在内的党史宣讲队伍,累计开展160余场党史专题宣讲,实现全校27个二级党组织宣讲全覆盖。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铿锵誓言震撼人心。热播剧《觉醒年代》激发学生铁心向党的热情。学校“青马党支部”43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围绕党史题材热播剧《觉醒年代》、历时90天撰写了43篇原创性评论文章,并与著名党史专家、《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老师书信交流研讨,在此基础上开展“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系列研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励志力行。学校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找准切入点,强化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发挥音乐、艺术、体育等师范类学科与人才优势,通过自创自演大型团体操《百年红船》、举办“回荡在党旗下的旋律”声乐专场音乐会、开展主题文创设计、海报征集等活动,以文化人,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深化思政育人成效。在中央网信办、省网信办主办的“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全网主体宣传展示活动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十佳青青讲述人”。
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相融合
深化部校共建马院工作,推进省高校示范马院培育点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完善规章,加强督导,着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积极拓展思政大课堂建设格局,推动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相融合,在知行合一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同创工坊”、“党建+”创新模式,组织师生党员赴苏州树山村等地,派遣“驻村规划师”,开展“陪伴式”规划,推动乡村蝶变,把科研成果写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建设希望的田野上,树山村成为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将思政课堂搬进乡村,到常熟市蒋巷村开讲信仰公开课《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笃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获评省级示范课。
学校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建环境类专业大思政课,建立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专业大思政体系。组织学生青马党史宣讲团,指导学生走进街道、社区、学校等开展沉浸式、互动式宣讲,深悟红色精神。学生志愿者无私奉献,助力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汇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交流探讨、相互启发,这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场景。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与环境学院等专业教师结对,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讲阐释共同备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意识和能力。
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推进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铸魂育人。1个专业获批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2门课程获批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材《润物细无声——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一部,课程思政研究系列丛书《润物细无声——大学课程思政研究文集》一部,汇编精选案例,汇聚教师心得,推广有益经验。
沉浸式思政大课堂开展以来成效明显。2021年,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多次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学校入选全省第二批“红石榴家园”、获苏州市“文明校园”称号;文学院获省里推荐参评“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本科生党支部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评选。在省委教育工委“我的同心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一、三等奖各1项、优秀奖4项。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全国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575项;2021届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为90.04%,创历史新高,就业质量同比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