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近年来,河北省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那么教育该如何超前谋划、主动作为?
雄县作为雄安新区三县之一,高中教育一直是短板,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此,我们以治理体系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办学模式改革,成立雄县高中教育总校,以新的管理机制激发教育生机和教师活力。
推倒“围墙”,打通“心墙”,创新引领教研融合
雄安教育如何突破瓶颈制约,进入发展快车道?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问题是,雄县高中教育总校是由5所高中合并而成,如何凝聚人心,形成办学合力?我们提出推倒“围墙”,打通“心墙”,以教研创新引领5所高中教育资源融合。
在总校的引领下,我们不断完善5所高中的联动机制,对学校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制定了总校教育总体规划,充分发挥集团内每所学校的长处,取长补短,携手共进。为落实规划,我们重点在理顺、盘活、调整、提高上做文章,解决原先5所学校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校际之间进行校领导、中层骨干、教师的及时顺畅流动,实现了人才优化配置,工作也更加有的放矢,校际资源共享更加彻底。
“墙”没了,“心”通了,总校组织开展的大调研、大德育、大评比活动效果明显,总校运行一段时间以来优势初显。
比如大调研,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开展自上而下的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校领导、中层干部、科任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听够一定的课时,并且每听必评,与授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总校还评聘了一批兼职教研员,实施推门听课,课后及时组织评课……
我们还推出了学科教研活动轮值制度,各校定期轮流承办,活动前将这一阶段的优秀教案、评课记录等在各校巡展,进行充分预热,从而保证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深度学习。学年结束,总校对大调研成果进行评比,作为评估学校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
德育优先,共融共享,论坛凝练教育智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智树人。从育人出发,雄县高中教育总校着力构建“大德育”体系,通过德育论坛、教育沙龙等形式,让教师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通过“大评比”的评价机制,倒逼各校不断反思、完善、创新。
总校成立后,将全县的各种德育资源进行共享,旗帜鲜明地宣传正面典型,发挥正面引导和示范作用,并通过制度保障,把“大德育”落到实处。总校搭建育人平台,定期举办“一个论坛、一个沙龙”——一个论坛就是“智慧耕耘,静待花开”班主任德育工作论坛,一个沙龙是“育人有道,教育有方”班主任主题沙龙。这两个平台既有观点的交锋、比拼,又有和风细雨的交流,论坛和沙龙建设是落实“大德育”的第一步,目的是使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
同时,总校还以“学校教育,德育先行”为主题,分别举行年级主任、副校长、执行副校长3个层次的论坛,使5所学校的管理层能够定期探讨师德教育、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等方面的问题。论坛提出明确要求,发言者要针对本校实际,有“例”有据,有经验,有反思,有改进的方法。
在“大德育”活动的基础上,总校开展“大评比”活动,及时奖优罚劣,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并将经验在全县推广。
善于“拿来”,借鉴提高,问题点亮思维火种
雄安新区的城市定位决定了雄安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融合的教育、国际化的教育。对目前的雄安教育人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面对外部资源,如京津冀名校资源,我们倡导善于“拿来”,当然这不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而是要咀嚼、消化、吸收,绝不能生搬硬套。
近年来,雄县有4所高中先后与区外名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总校成立后,我们把这种帮扶、指导变成了“一拖五”,大大提高了“受惠率”。借助这样的帮扶关系,2021年暑期我们举办了多场京津冀乃至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让资源共享的效果更加凸显。
我们还参加了石家庄、衡水、保定等地的教研共同体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前去参加的教师都要把思想、理念和知识的火种带回学校。
为了让智慧之火不断燎原,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前,总校都会精选教师,要求他们根据教研活动主题,梳理出我们遇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带着问题向专家虚心求教,力争使答案了然于心。活动结束后,总校及时安排联校教研活动,让教师把学来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同时,为了把“取来的经”念好、用好,还要将经验与本校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开启自己的新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学校的发展之路,让每一位师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