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高质量发展
坚持牵头抓总,强化党管人才
切实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方向、任务,完善改革举措,强化监督落实,将党委组织优势转变为人才发展优势。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驱动,以适应学校整体规划为牵引,以学科发展精准匹配为方向,致力构建体现开放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引才工作体系。2021年学校新增各类国家级人才60余人,高层次人才增幅创历史新高,其中两院院士3人。
抢抓战略机遇,健全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育体系
形成“立足校内、深化海外、面向高端、重点未来”的优秀人才引育的路径布局和常态机制。2020年以来,引进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博士后近300人,国家海外引才重点人才工程获批人数较往年持续翻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创新担当 开放融合
以对外开放引领一流学科建设
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探索“在地国际化”新模式
深化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雷丁学院成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唯一优秀院校,获批增设两个硕士专业。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升级合作,新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国际化专业认证,国际实验班实现学院全覆盖。
把握人才回流契机,打造“师资全球化”新高地
建设全球引智人才特区,全年引进海外院士2名,海外高校毕业博士、博士后和访问学者76人。构建国际化人才培育新常态,与英国雷丁大学等共同建立师资培训、考核与认证体系,70余名教师获得外方教师资格证。
担当一流学科使命,践行“命运共同体”新理念
推动搭建多边合作平台,牵头设立国际气象教育联盟,牵头成立江苏孔子学院联盟,加入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并当选常务理事单位。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度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撰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找准定位 系统重构 提质升级
全面推进本科职教试点建设
再上新台阶
坚定“五有三性”,明确培养定位
培养具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美的形象、强的技能、创的精神”特质和“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特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协同、做学合一、系统重构一体化培养模式。
瞄准“两个高端”,优化专业布局
专业设置上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瞄准产业高端、高端产业升级、调整和拓展专业,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架构。
聚焦“两个方向”,做强师资队伍
聚焦“高层次”和“应用型”两个方向筑牢师资“蓄水池”。试点以来,引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企业应用型人才100余人,专业型博士270余人,打造了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构筑“四类平台”,深化双元育人
与知名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作,着力打造技术联盟型、协同服务型、双创孵化型、国际伴随型四类协同育人平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党建引领 聚焦智能制造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家“双高”名校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智能制造特色校发展新格局
实施“领航·铸魂·强基”三大工程,把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内在动力。牵头成立苏锡常都市圈职教党建联盟,助推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突出立德树人,建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以服务学生多元成长成才为中心,开展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学分银行”制度改革,打造“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成果获评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坚持并跑产业,树立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新标杆
以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建设计划和党员先锋工程为抓手,以苏锡常都市圈党建联盟为载体,主动对接科技发展,形成服务企业生产与服务“端到端”全智能化升级能力。建设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大平台“智能制造工程中心2.0”,每年为近200家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与服务化转型解决方案。